砺兵高原,锻造胜战铁拳******
喀喇昆仑,冰封雪裹。
侦察无人机悄然升空,盘旋、突防,数据信息快速回传;某型装备辗转腾挪,出其不意打击“敌”目标……新年伊始,记者走进新疆军区某合成团采访,一场合成营体系攻防演练正在进行。
指挥方舱内,合成一营营长朱生鑫冷静分析战场态势,指挥地面分队展开协同突击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多支力量和无人装备在合成营体系内要素合成、联动释能,指挥和作战场面令人耳目一新。
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‘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,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’。这是抢占未来战争制高点、提高部队新质战斗力的客观要求。”该团领导说,从空地协同到信息联动,从兵种内配合到跨军兵种联合,他们探索新质战斗力生成规律,锤炼合成营整体作战能力。
由步兵团转型为合成团后,该团从平原地区奔赴雪域高原。第一次合成营战术演练中,火力打击分队精度不如以前,步兵分队冲击速度出现下降,兵种要素之间协同也不够顺畅,影响了作战效能。如何在高原高寒条件下更好发挥合成营作战效能,成为该团党委亟需破解的难题。
编制体制重塑,战法训法升级。砺兵高原,该团拓展多型主战装备作战效能;分兵种强化、按编组合成,模块组合成为协同作战的考评重心……该团推动合成营编制内多兵种攥指成拳,多力量联合运用不断取得新进步。
“提升高原高寒条件下合成营作战能力,兵种协同只是一小步。”该团领导告诉记者,他们更新作战理念,积极探索体系练兵新路。
翻开合成一营的作战问题研讨记录本,记者看到,体系作战研究、无人装备作战战术……作战前沿知识成为官兵学习研讨的重点。朱生鑫说,他们结合专业领域和岗位实践,定期开展联合作战指挥问题研讨,组织合成营指挥机构精研兵力布势、体系攻防等课题。
指挥控制终端前,合成一营首席参谋刘彪敲击键盘,“敌”空中目标信息显示在屏幕上。他告诉记者,演练前,他们和空军某雷达分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屏幕上显示的正是雷达分队实时共享的信息。侦察席位上,无人机机长陆志豪一边操纵无人机展开侦察,一边将相关信息汇总上传分享。
“不断超越自我,才能锻造胜战铁拳。”该团领导说,锚定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,他们练兵备战的脚步一刻不停歇,采集了一大批高原作战训练数据,缩短了新装备战斗力生成周期。
傍晚时分,侦察连连长张扬带领分队利用无人机侦察确定“敌”火炮阵地坐标后,直升机升空出击,火炮阵地被精准“摧毁”。
寒风凛冽,高原天寒。一幕幕火热练兵场景让记者感受到高原官兵高涨的练兵备战热情,他们用冲锋的身影诠释着铮铮誓言:边关有我,请祖国和人民放心!(本报记者 李 蕾 特约记者 冯 毅 通讯员 纵 恒 解放军报)
美售台布雷系统引发争议 旅游业者忧虑冲击观光业******
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台湾《联合报》报道,美方日前宣布出售“火山机动布雷系统”,引发议论。金门“立委”陈玉珍16日受访时极力反对,并表示地雷对金门人来说是一种痛,除了小时候不能去海边玩水,更曾有人因误踩地雷脚断手断。国民党“立委”也接连批评,坚决反对祸延子孙、草菅人命的政策。
民众党“立委”邱臣远也质疑,“战防雷”正是不对称战力中的一种,虽然军方宣称只会在战时布放,且有定时自毁功能,但难道没有替代的选项吗?
国民党“立委”郑正钤表示,和平才是避战的解方,把台湾布满地雷更无法带来和平。
旅游业者也忧虑布雷让观光受冲击,担心当年金门观光与经济如同被地雷掐住的噩梦重演。
观光旅游业已开始担心台湾购买布雷系统,恐吓跑观光客。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理事长萧博仁表示,“买布雷系统,对台湾的观光一定是一大损伤啊”,且一定布在海岸线,以往金门因为有地雷,观光客不敢去,即便后来启动扫雷,团体旅客慢慢愿意去玩,但因为海边可能埋着地雷,自由行旅客仍不敢放心走到海滩游玩;台湾若有地雷,谁还敢来玩?